
樂在助人工作的黃淑貞老師

展新家庭方案-成功早療據點

家扶中心帶親子共讀

孩子故事王的淑貞老師
曾在臺北擔任多年幼兒園教師及主任的淑貞督導,自從移居臺東後,在民國87年開始參加家庭教育志工培訓,成為家庭教育中心的輔導及故事志工,至今已18年了。期間協助中心推展親子共讀,帶著孩子一起到學校及社區,說故事、演故事劇等,皆是她所樂於從事的服務工作。淑貞督導認為,一家人共同做志工,親子便能在快樂的氛圍中彼此學習與成長,從而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。因此家庭教育中心各項活動中,常常帶著一家人共同參與,也因此成為中心推廣「學習型家庭」的典範。
每年中心的環境布置、生日卡片製作及志工受證時贈送志工的小禮物,都是由淑貞督導帶領志工們一起以純手工製做的喔!這一些小禮物常常讓受贈的志工們感到窩心與溫暖,志工們就像是一家人一樣。每當中心推展教育部家庭展能支持計畫方案時,她常常參與計畫之實施,並展現個人說故事及美勞的專長。例如在成功鎮早療據點三年的課程設計中,透過故事引導及DIY動手做,很快拉近學員距離,讓學員們共享親子共做的樂趣,學習說故事與親子互動的技巧,並培養親子處理良好關係的能力。也透過引導家長們參與討論,分享彼此面臨的困境與解決策略,給予家庭正向支持與鼓勵。每每感受到家長與孩子們對淑貞督導的信任,尤其在活動結束後,聽到家長回應說:「淑貞老師,什麼時候會再來上課?」時,真讓人備感溫馨,這絕對是對於淑貞督導認真服務的肯定。透過這份肯定,無疑也是給家庭教育中心繼續推展的原動力。
雖然在做輔導志工是助人的工作,不論在「4128185專線」、個別化親職教育的校訪、家訪與電訪、太平營區與海巡署的晤談等等,淑貞督導覺得「施比受更有福」。多年來的感受是,幫助別人家庭成長,自己的家庭成長更多。因為經由修習家庭教育與助人相關課程,進而接觸眾多輔導個案的經驗中,可以不斷反思如何經營自己的家庭,使自己也能建構良好的夫妻及親子關係。就像她所說的:「想擁有樂活的家庭,需得到家庭的支持,且時時覺察自己如何能繼續為助人工作而努力。」淑貞督導經由自我的探索去助人,並在助人歷程中學習家庭成長與樂活。